关于盗墓,可以说是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断过的事,据史料记载,连曹操这样的一代枭雄都参与过盗墓之事,还为此设立了专门的职位,就是著名的摸金校尉,让他们背地里盗墓偷金,供军队作战开销。盗墓,虽说有一定风险实倍网,但成功的话就能带来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,所以,各朝各代,总有一些人眼馋那些随墓主人下葬的金银珠宝,进而愿意铤而走险,借此大赚一笔。
有的人会想,盗墓不就是偷偷的进入死者的墓里,拿走墓主人陪葬的贵重物品嘛,岂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拿了。其实,在盗墓界一直有一个大家都默认的规矩,就是墓里面的玉器类是万万不能动的。这不是因为玉器有什么象征意义,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封建思想在里面,而是出于考虑到自己的安全问题。大家都知道,在古代,能拥有玉器的不是皇亲国戚,就是当朝重臣,陪葬的玉器那可都是有固定的规格的,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玉,包括玉的来历,形状都有可能记录在册的。所以,即使盗墓贼费力把它带走,也是没什么用的,就算转卖有人肯买,也是很容易暴露出盗墓的人的。
古代的统治者,为了杜绝盗墓的现象,都曾颁发了很严厉的刑法。为了钱财丢了小命,那要钱还有什么用,盗墓贼当然也懂得这些道理,所以几乎没人愿意去拿墓里的玉器。基于这个规矩,后来我们的考古家才能发现一件国宝重器——金缕玉衣。当时,考古学家进去墓地的时候,这个墓几乎空荡荡的了,搜索了一番,才发现这件玉衣,专家们一看,里面的金丝已经被抽走了,只剩下玉片凌乱的摆在那儿了。
展开剩余45%显然,这个拥有金缕玉衣的墓主人身份一定不一般,他的墓自然会有很好的保护措施,但还是被盗墓的人找到了,看来这群盗墓的也很不简单。不过他们还是遵守了规矩,没有动这些玉器。看来,对盗墓的来说,偷玉器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忌讳。
值得庆幸的是,正是因为盗墓界有这样的规矩,才使金缕玉衣这样的罕见物留了下来。为了恢复这件珍品,考古学家可是花费了不少精力物力,精心整理后,又用金丝线一片一片的把这些散乱的玉片组合到一起。
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,盗墓贼掘墓也不是什么都敢动的,只要有相应的规矩约束着,那些贪婪的盗墓贼也得乖乖遵守。
今天的内容小编就分享到这了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实倍网,我后面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文章哦。
发布于:天津市洪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